有一种不挑癌种抗癌药镇江股票配资,只要携带特定基因突变的癌症都有可能被它击败。
它就是神药拉罗替尼,疗效惊人但高达260万元的天价费用却将很多患者的求生之门死死关上。
好消息是拉罗替尼已经正式纳入中国医保,价格大幅下降让更多患者得以触及生的希望。但这颗抗癌新星真的能普惠众生吗?癌症治疗高昂费用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拉罗替尼不限癌种的抗癌神器
癌症是缠绕在人类生命之树上的毒瘤,千百年来都是最无情的掠夺者,每一个被确诊的患者约等于只能静待死神脚步。在抗癌的过程中,曾经的我们只能依靠手术、放疗、化疗这老三样。
这些传统治疗手段虽有用武之地,但往往只对某些癌种有效,癌症治疗领域始终在期待一次质的飞跃。
2018年,我们的视野中出现了一颗新星拉罗替尼,这是全球首款不限癌种的抗癌药物,拉罗替尼并不在乎病人得的是肺癌、胃癌还是更为罕见的唾液腺癌,只要肿瘤细胞中存在叫NTRK的基因融合,它就能精准打击这些癌细胞,所以说它是现代医学中的癌细胞克星。
所以在很多医生的口中,拉罗替尼成了广谱抗癌药,有了拉罗替尼,晚期癌症患者不再只能听天命。
拉罗替尼已经被证实在NTRK基因融合阳性癌症患者中的有效率高达73%,对那些已经被传统疗法判了死刑的晚期患者来说,拉罗替尼成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不过这根救命稻草最初可不是一般人能抓住的,刚在美国上市时,拉罗替尼的年治疗费用达到了260万元人民币,这么大一笔钱,已经可以在北京五环外买上一套小户型了。
对大多数患者家庭来说,如此高昂的费用几乎是不可承受之重,可癌症并不会因为价格高昂就停下它蔓延的脚步,不少患者因为负担不起药费只能眼睁睁看着希望从指缝中溜走。
随着我国医保制度的不断优化,2024年拉罗替尼终于被纳入了国家医保目录,中标价格的大幅下降让天价神药变成了平民抗癌药。
胶囊每盒仅需31500元,口服溶液也根据规格不同分别仅售5625元和11250元,虽然看上去依然不便宜,但与曾经的天价相比已让更多患者看到了生命的曙光。
拉罗替尼也不是万能药,它只能对携带NTRK基因融合的癌症患者给予帮助,如果癌细胞里没有基因突变,拉罗替尼也无能为力。
所以对所有癌症患者来说,基因检测变得非常重,如果不先查清楚自己体内的癌细胞有没有这把锁,再神奇的药物也是徒劳。
癌症治疗的天价费用为何这么贵?
很多人也会好奇,明明现代医学已经很发达了,为什么癌症治疗的费用依然高得令人咋舌呢?
其实治疗癌症是一套一同工程,除了药物本身,还需要手术、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一整套流程,癌症治疗昂贵不光是我国面临的问题,全球的癌症患者都没有办法逃脱抗癌的价格陷阱。
说到底还是癌症本身的复杂性决定的,癌症并不是单一的疾病,而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每种癌症都有各自的发病机制和生物学特性。
再加上每位患者的个体差异,治疗方案根本没有办法形成套路,只能量身定制,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成了趋势,这背后又必须依赖高科技设备、靶向药物和免疫疗法,成本自然也就降不下来了。
所以癌症就是个典型的富贵病,看似肺癌只是肺部出了问题,但根本就不是一个科室能够解决的,多个科室的联合协作是基本要求,手术、放疗、化疗可能都要用上。
一般来说癌症的病情没有普通疾病那样清晰,医生可能还需要基因测序来找出特定的突变基因,用对应的靶向药物或免疫疗法进行对症治疗。
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兴疗法,已经大大提升了治疗效果,但随之而来的也是所有人都不愿意面对的天价账单,有些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的价格一年动辄几十万上百万,把不少患者家庭逼入绝境。
根据数据统计,我国肺癌的平均治疗费用高达113万元人民币,位于各项癌症之首,结直肠癌和乳腺癌位列亚季军,分别需要98万元和86万元。
这还只是直接的医疗费用,癌症会带来许多间接的经济负担,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根本无法工作,几乎等于丧失了收入来源,再加上交通费、营养费等杂七杂八的开销,整个家庭的财务状况可能瞬间崩塌。
高昂的费用并不单是因为药物和技术,医药行业的利益链条也推高了治疗成本,新药研发是个极其烧钱的过程,制药公司为收回成本并获利,往往会将新药定价定得很高。
医院和医生在治疗中也需要使用昂贵的检查和治疗手段,这些都无形中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好在为了缓解患者的经济压力,我国政府也在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医保目录的扩展和药品集中采购政策,一些抗癌药物的价格已经大幅下降,但这还是没能从根本上将价格打下来,整个癌症治疗体系的高昂费用依然没能得到解决。
不过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癌症已经逐渐从绝症向慢性病转变,上海癌症的五年生存率已经达到了59%,甲状腺癌、乳腺癌等部分癌症的五年生存率更是超过了90%。
癌症防控的重点也逐渐从治转向防,治癌固然重要,防癌更加关键。这就需要我们把目光转向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防控理念。通过早期筛查,许多癌症在发病初期就能被发现,进而大大提高治愈率,减少治疗费用。
癌症成慢病我们如何应对?
癌症防控的核心可以归纳为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其实蕴藏着无数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结晶。
如果把癌症比作一场火灾,三早防控就像在火苗刚起时就及时扑灭,避免火势蔓延,许多癌症在早期时并没有明显症状,等患者感到不适再去检查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早期肺癌就一般没什么典型症状,等到出现咳嗽、咳血等明显症状时往往已经进入了中晚期。
但这些隐形症状通过早期筛查都能很轻松的发现,只要注意筛查,在肿瘤还很小时发现,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将大大提升。
三早并不是说简简单单去做个体检就能解决问题,筛查的项目和方法必须科学合理,不同癌症的筛查手段各有不同。
大肠癌的筛查主要依靠肠镜检查和粪便潜血试验,乳腺癌则通过乳腺X线摄影来早期发现,筛查手段的精准度直接决定了早期发现的概率,太迟或者太敏感都会造成问题。
作为我国癌症防控的先行者,上海市已经做了不少成功的尝试,根据上海市疾控中心的监测数据,2012年时大肠癌患者中只有12%的人是在早期被发现的,而到了2024年,数字已经跃升至46%。
通过社区筛查检出的大肠癌患者五年生存率达到了85%,远高于一般人群,科学规范的筛查不仅能救人一命,还能大大减少治疗的费用和痛苦。
为了让更多市民掌握科学的防癌知识,上海市编辑了《上海市民肿瘤防治知识手册》,通过一本手册成功将复杂的医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大众的阅读门槛。
手册里详细介绍了吸烟、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等常见的癌症危险因素,还提供了具体筛查方法的指导。
癌症防治知识手册代表着我国公共卫生理念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预防永远比治疗更经济、更有效。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通过预防来避免,戒烟限酒、健康饮食、适度运动等生活习惯想要改善其实并不难。
只要能坚持下去都能产生巨大效果,就像中医一直以来的理念,治未病才是保健的核心所在,治病就是要在疾病还没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时进行有效干预。
防治癌症最大的阻碍往往于人们的错误认知,很多老百姓在面对癌症时心态极端:要么过度恐惧,认为得了癌症就是判了死刑,要么过度轻视,觉得只要吃点中药或者保健品就能预防治疗。
实际上这两种想法都是对癌症防控的误解,癌症不是不可战胜的敌人,但也绝不是轻易能打发的对手,我们必须依据科学数据和医学规范,理性应对。
百姓是时候改变一些固有认知了,大肠癌从肠道里的慢性炎症发展到癌变的过程至少要8至10年,这漫长的发展过程给了我们足够的时间去发现和干预。
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可以发现肠息肉,切除这些息肉就能有效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千万不能因为害怕检查出癌症而拒绝筛查,也不能因为筛查结果阳性就过度恐慌。
科学对待癌症筛查其实就是理性对待健康生活的一部分,过度害怕癌症或盲目相信某种神奇疗法,都可能使患者掉入误区,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心理负担。
参考资料:
梳理近50年癌症数据发现:做好2件小事,能远离5种常见癌症! 大众日报 2025-01-23
癌症治疗为何这么贵?卫健委数据:这种癌症治疗费用高 路医生健康科普 2024-10-19
抗癌奇迹:全球首款“不限癌种”药物纳入中国医保镇江股票配资, 能为大家省多少钱? 2025-01-27 豫社保
Powered by 杠杆鑫东财配资_微盘鑫东财配资_基金鑫东财配资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